9月28日,《解放军报》(07版:思想战线)刊发了必赢线路检测中心教师刘佳撰写的理论文章《“人民至上”的深邃意蕴》。文章认为,人民至上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具有深邃意蕴,彰显了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的目标指向,突出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指向,表达了增进民生福祉的价值指向。
(全文如下)
“人民至上”的深邃意蕴
刘佳
人民至上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具有深邃意蕴,彰显了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的目标指向,突出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指向,表达了增进民生福祉的价值指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至上的重要思想,鲜明表达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生命、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进一步践行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其思想意蕴,对于我们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彰显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的目标指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党之所以把人民立场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立场,归根到底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而正确的政策和模范的行动确保我们党始终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将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既是我们党制定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发展的价值目标所在。正因如此,我们党始终强调忠实践行根本宗旨,而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明确表示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必须把治国理政的目标与人民利益诉求密切结合在一起,把人民的合理关切作为工作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郑重提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反复强调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等等。这些都鲜明表达了我们党坚定的人民立场和崇高的人民情怀。
突出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指向。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是我们党战胜一切风险考验、赢得最终胜利的根本保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力量。因此,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的主体意识,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更好地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事业上来。人民群众内部蕴含着无限的创造力,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是制定正确政策的前提,必须通过广泛倾听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增强党的执政本领,通过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创新活力。人民既是我们必须依靠的智慧力量,也是治国理政的最高评价主体。坚持人民至上,必须把一切工作的评价权利交到人民群众手中,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因此,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发展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作为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
表达增进民生福祉的价值指向。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和最切身的利益,只有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保障,人民群众才能真正享受到民生福祉。因此,增进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首先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导向,我们党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作为重中之重,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我们党带领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也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尽一切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这是我们党为民造福的又一伟大奇迹。
(作者单位:必赢线路检测中心)
原文链接: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20-09/28/content_272588.htm